虽然《西楚霸王》有着种种的缺点,但总体来说是一部佳片,也算是一次开拓,前人没做过,后来也只是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的,唯一能想到的整体素质优良的就是《荆轲刺秦王》了。不要提《赤壁》,这种装B的电影根本连和本片相提并论的资格都没有

理想主义者大多希望项羽东山再起,小时候也在想犯了错,大不了改之,从头再来,但有些事,比如打江山争天下不是那么简单,不可相提并论,天时地利人和真的很重要,棋错一步满盘皆输。即使项羽过江,估计也难东山再起
一则,当时天下归属几乎已定,再从头再来,按照刘邦的"为人"处事风格是不可能让你苗头的;
其二,项羽现在身边再没有像范增这样得力而忠心的谋臣了,这种人确实百年难一遇;
再者,这是最主要的,项羽性情中人,关键时意气用事,哪像人家刘邦夫妇这么会权衡利弊,这么会算计。再加上儿女情长英雄气短,这是性格使然.几次有可能致刘邦于死时却因自己或是虞姬而手软,两三次之后最后竟然还相信刘邦真能和自己划地而治...
乌江自刎,或许是当时的最好选择!
英雄人人爱之,感觉吕稚还是对项羽有一份爱慕的;对于最后韩信和英布的命运,也许是天意!

《西楚霸王》小学时就看过,也算是个大片吧。
感觉三个多小时还是短了点,不能把故事很好的完全表现出来,对项羽人生中最辉煌的时期--巨鹿之战,也只是不痛不痒地适当的描写了下,还是不过瘾,要知道这可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战役之一,但却拍得很没劲。因为有很多香港艺人参演,港片的痕迹也比较重。
影片似乎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勾心斗角的描写上了,其中不乏杜撰,但也很有意思。
最值得注意的是吕雉,这个女人前期似乎对项羽有点意思、中期陷害项羽、后期又向项羽表白、最后骗了项羽后有表现出对他的依依不舍,可能就是所谓爱上了自己的敌人吧。
项羽始终像个血气方刚的小青年,做事凭着几份的热血,但却没什么耐心,虞姬是这小青年的女友;刘邦--江湖老油条;范增最惨,有一颗精明的大脑却总是得不到项羽的重用。
总觉得这部片子还可以翻拍下,充实下内容再加一个小时,四个小时吧,应该会更完美。
话说《西楚霸王》的海报真丑,骑马者几乎无法辨认是谁。

大背景,大英雄。
拍家庭剧的港式导演来执导,很失望。耐着性子看完了,冲着重温典故来的。能拔山的英雄,可以说到顶了吧。
这样一个盖世英才与一个城府世故的人来PK,终究理想主义败给了世俗。
英雄主义,理想主义情节的观众当然是悲观的,我也不例外。
在豆瓣寥寥的评论中,看到某网友关于死亡意识的意想,很震惊,也很新颖。
如此。
网友关于死亡意识的评论,也是合乎逻辑的潜意识。
那么乌江岸边这个逝去千年的历史事件,传递的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悲观的呢?
唐朝人 赵蕤的《反经》不以成败论英雄,一直想看这本书。
如此评判,我想是积极的。
在一天的24小时里,有的人大部分时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有的人大部分时间活在现实的世界里。
在漫长的一生中,有的人大部分的生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有的人大部分的生命活在现实的的世界里。
在人生的维度上,每个人所处空间不一样,但是时间是一样的。
如果以时间来论成败,更多活在现实世界里唱大风哥的刘邦赢了,他为自己也为他的子孙赢来了一个朝代。
如果以空间来论成败,那么更多活在自我世界里吼垓下曲的项羽…

1994年的西楚霸王这部电影,还挺震撼的,看惯了复制粘贴的大军,看惯了特效做出来的火场,乍一看电影里的黑红两股洪流对冲,新安坑秦滚滚火球,真被镇住了。然后就是感叹消防部门辛苦了。
现在很少见到这种用烈火来渲染气氛的手法了,也很少见到满身着火的特技演员在地上打滚,吕良伟冲入阿房宫那一幕,披风都快烧起来了。项羽在漫天大火的秦宫背景中抱着虞姬走出来,跟历史无关,但是极其浪漫主义,极其提神醒脑。
上部节奏相当快,九十分钟一口气从博浪沙讲到戏下罢兵,以至于根本没有韩信出场

关之琳和吕良伟我一直觉得是偶像派的,这部戏关美人依然贡献了最美花瓶,戏份不算多,但是她天然的优势,是能让角色信服的。吕良伟倒是挺让人惊喜,原本觉得他对手张丰毅更具硬汉形象,但是他演的霸王是我目前看下来最好的,霸气侧漏,然而又心存仁慈。虽然不看电影也知道结局,但他的演绎为整个悲剧结尾增添了遗憾美。
西楚霸王影评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0352tg.com/p/id-85453.html